畢業了,高職三年學業回顧與幻嵐的讀書方法

幻嵐的讀書方法

很多人會來信問我讀書方法和讀書計畫,在一時之間我也不知道要怎麼回答,要能夠徹底表達我的讀書理念,可能需要補充許多相關方面的分析,在此稍微整理一下。

補習無用論?

在大考逼近時,甚至只是一般的期中考試,常常會見到許多學生砸錢到補習班學習……不對,應該說是父母砸錢讓小孩到補習班報到。補習究竟有沒有用?花了那麼多時間和金錢在課業上,成績真的有比較好嗎?我想是因人而異,與當事者願不願意學習比較有關係。當然去補習班補習確實能夠學到比在學校課堂上還要多的東西,這些多出來的東西,或許在考試的時候真能派上用場,但考試後,又能記得多少?現在講的讀書是指狹隘的「為考試而讀書」,台灣的學生,上補習班的最終目的幾乎都是為了能在考試能奪下高分,然後考上好學校,能真正「為了學到更多」而去補習的人少之又少,至少我現在還沒看過。回到題旨,補習有用嗎?我個人認為還是的,但就只為了考試升學,花了大錢、花那麼時間實在是不怎麼划算。如果真的想讀,自己認真一點多做題目,遇到問題問學校老師或同學,也是可以讀得很好。花錢去補習,真的值得嗎?

幻嵐有補習嗎?

我個人是從來沒有到補習班補過學校課業的,對於補習班的教學方式也是一知半解,沒有辦法做太多評論。直接拿統測來說,在統測前補習班總會開一些考前衝刺班和考前猜題班,針對統測有可能會考的題目進行講解以加強印象。即使如此,沒補習的我在統測還是考贏了許多花了很多錢去補習的人。有人說我程度好,我不這麼認為,我根本沒有特意去鑽研課業,程度怎麼會好?我智商高嗎?在智力測驗中我的智商約在中等偏下,能說高嗎?我記憶力好嗎?應該算普普通通吧?我閱讀速度快嗎?我個人認為自己應該是偏慢。我的整體能力並不是說比別人好,沒補習也沒上暑期輔導,讀書時間沒比人多,但是為什麼我可以贏人家?我想這個問題差異就出在心態和「讀書方法」。

讀書的動機(Motivation)

在介紹我自己的讀書方法前,我認為「讀書動機」也是影響學習效率頗為重要的一環,必須先說明。台灣的國、高中生大多數人是為了考試而讀書的,考完就還給學校老師,我不敢說自己是例外,但我會想辦法改變我讀書的動機。當初會選擇進入高職,就是因為主修科目不像高中那樣雜,還可以學習自己比較有興趣的專業科目,儘管後來被專業科目摧殘到失去興趣,但在前期剛接觸的時候,憑著「興趣」這個信念,我願意去接受、去了解它,還會自動自發的把課本習題在上課前一天先算過一遍。讀書一有了「興趣」,就不會去排斥,進而能將知識吸收進大腦。改變動機說起來很簡單,要真正做到不自欺欺人其實很困難,人大多都是好逸惡勞的。要「如何改變讀書動機」,這就成了一個很重要的課題。一個好的讀書動機,可以讓讀書學習的歷程變得更快樂、更簡單、效率更好。

如何改變讀書動機?

這其實沒有固定的答案,想要改變讀書動機,必須從心態做起。仔細想想自己是為了什麼而讀書,有沒有人在逼你?可以試著自己立定一個讀書目標,儘量不要設定一些很難做到或是會讓自己累得半死的目標,這樣反而會有倦怠的反效果,到頭來一事無成。因為是自己想達成的目標所以比較會有動力去實踐,一旦成功實踐了就有成就感,就會想再繼續定下個目標,讀書自然也成了興趣。在這裡講的「讀書」不一定是讀學校課內的書,也可以看一些知識學術性的課外讀物,總之就是想辦法讓自己至少不會排斥看書動腦學習知識,久了自然也會把學習焦點放回校內課程上。

為了興趣而讀為上等

當讀書讀出了興趣,不讀會渾身不對勁的時候,學習效率是最高的。興趣真的很重要,常聽到身邊的同儕在課餘討論起遊戲,遊戲內的任務、職業、配點、裝備都背的一清二楚,如果把這種熱忱拿去讀書,效果絕對最佳!到目前為止我還沒見過真正為興趣而讀書的學生,有的話誰跟我說一下吧!

為了工作而讀為次等

根據美國心理學家馬斯洛的需求層次理論(Need-hierarchy theory),人類最低的需求是生理需求,級別再高依序為安全、社交、尊重、自我實現需求。也就是說,人類要先有了生理上的滿足,才會開始逐一向上延伸。生理需求,牽扯到的就是生活食、衣、住方面。食物尤其重要,人在飢餓的情況下,不可能會對其他任何事物感興趣,更不用說是動腦讀書了。在這人與人互動頻繁的經濟社會,想要滿足食、衣、住,就必須要有錢。賺錢的唯一途徑,就是工作,我們讀書升學,大部份為了將來能有好的工作、好的生活,所以大多數人都是為了工作生活而讀書的。為工作而讀書並沒有不好,但在心理層次上就是比為了興趣而讀還要遜色很多。如果工作是要滿足生理需求,那麼興趣就是最高層次的自我實現需求。現階段我還無法將工作當成是興趣來討論,畢竟我還是學生。

為了考試而讀為下等

如果家裡已經擁有足夠的錢能滿足將來的生理、安全、社交、尊重甚至是自我實現需求,那麼讀書可能就只是為了興趣而讀。臺灣目前正實施九年國民義務教育制度,聽說在不久將改為十二年國教。在國小國中階段的學生算是強迫入學,一般學生在這階段還沒開始規劃往後的人生,有的甚至連到學校讀書的目的是什麼都不知道,只知道要應付考試。這種為了考試而讀書的學生,成績不一定比較差,但茫無目的的讀書會感到十分乏味!唯一的成就感來源就只有在考試高分的時候那種微不足道的優越感。

讀書的習慣(Habit)

前面將讀書動機粗略分為三大項目來探討,不管是哪種,只要願意去讀書,都無所謂。想要讀好書,其實還是「願不願意讀書」最為重要,讀書動機是心境的調適,雖然擺在最首,重要性卻是其次。讀書需養成習慣,一曝十寒是沒有效果的,好比剛考完國中基測的我,立志要在一個月內學會倉頡輸入法,儘管有動機有目標,卻還是敵不過玩心,雖把倉頡字根給背了下來,拆字成功率也有8、9成,但一玩就全忘光了(線上遊戲害人不淺啊~)。讀書要持之以恆,經常讀就能養成習慣。以我的讀書習慣來說,在家主要是看電腦書,假日很閒的話會去書局白看書,學校的教科書是想看再看,考試前會多瞄幾眼。

讀書的方法(Method)

了解讀書動機和持之以恆的重要性之後,接下來就來說說我自己準備統測的讀書方法。在此先聲明,我的讀書方法是我自己在使用的,並不一定適合其他人,如果有人試了此種方式而導致重大後果,本人一概不負責(說的好像很嚴重一樣)。

讀書時間愈長愈好嗎?

一個好的讀書方法能讓學習者在一樣的時間內,達成更好的讀書效率。在上一頁中提到過我高一升高二和高二升高三的暑期輔導皆沒參加,課業也沒有落後很多,這是為什麼?是因為我有偷讀書嗎?不是,根據我觀察結果,花錢花時間去上輔導課的同學大多無心讀書,學習效率反倒不比我自己在家裡兩三天心血來潮翻幾頁課本,花個半個小時讀書來的好。其實我的讀書方法很簡單也寫得很明顯,就是在真正想讀書的時候去念書,時間不必花費太多,就能輕易將要讀的東西吸收進大腦。但什麼時候才會真正想讀書呢?要是一直都不想讀書那該怎麼辦?那就從讀書動機的找尋和習慣的培養開始做起囉!

時間不夠拿來讀書怎麼辦?

一天24小時不夠用的問題常常發生在國高中生上。但在抱怨時間不夠前,應該先想想自己究竟把時間拿去做什麼而浪費掉了,是不是拿去打遊戲、看電影、看動畫、看漫畫、看小說了?最常見的我想是宅遊戲宅到時間和青春悄悄溜走都不知道,而且這種人會把「很忙,沒時間」掛在嘴邊,把遊戲當作是自己的人生目標,要練到幾等、要殺到幾人、要得到幾分,之後還要幹什麼,都在心裡計畫的很清楚,對於自己的現實將來卻毫無想法,也懶得去規劃。這種人只能用幼稚來形容,也無藥可醫了。有人問過我:要怎麼樣能跨領域學習,架設部落格又不影響課業?其實很簡單,只要不沉迷於電玩或是物質聲色的享受,時間自然就多,也就能移作他用。

讀書都讀不懂,想放棄該怎麼辦?

讀書讀不通,這是常有的事,但就這樣便想放棄,未免言之過早。相當初在剛進台中高工的時候,基本電學都還沒學十分之一,就開始在教電子學,當然完全聽不懂。不懂怎麼辦,要考試了會被當啊!讀書如果是為了考試,那就簡單很多了,因為考試題型就那幾種,要把計算方法「背」起來並不是很困難的事。把不會的地方先「背」起來應急,算熟的時候看到題目就能立即反應,之後再慢慢找時間弄懂;而不是遇到不會的地方就跳過放棄,這樣永遠都不會。

時間分配(Time Allocation)

其實只要做到「在真正想讀書的時候念書」,時間分配並不是那麼重要。但是一天24小時中,究竟有多少時間是真正想讀書的呢?為了在重要考試中拿到好成績,增加自己的讀書時間是必須的。但我會堅持一個原則,那就是在重要考試前絕對不能熬夜,而且至少要睡滿7小時!在統測前,常常看到比較認真的同學會熬夜讀書讀到凌晨兩點,有的甚至讀到一夜未眠。我個人是認為這種做法是沒用的。

從高三開始講起,在平日(上學日)我通常會在出門搭車前,花半個小時至一個小時的時間讀書,通常是讀英文,上了公車精神若好還會再隨便讀個二十分鐘,其餘時間就是睡覺補眠了。接著早上到學校,可能還有半小時的早自修時間,我會拿來準備當天要小考的科目,緊接著就是上午的四節課了。課堂的十分鐘下課,精神好的話就繼續看書;不好的話就在教室或附近隨便晃。中午用完午餐,休息一下,午休趁同學都在睡覺很安靜的時候開始讀半個小時書。放學回到家吃完飯,勤勞點的話我就會從七點半讀到九點半,我最晚的讀書時間就是9點半!再晚的效率就非常差,十點準時睡覺,隔天早上四點半或是五點起床,一晚睡眠時間超過六小時,日復一日。在假日(非上學日),我主要做的工作是休息,假日的讀書時間一天總共不會超過三小時。

我的讀書時間跟別人比起來算是比較少,甚至在高三上學期,放學還跑去電腦補習班學多媒體和Java程式等這些跟學校課業完全無關的技術。即使如此,我在學校的課業依然沒有退步太多。這都是因為那個時期我就是在真正想讀書的時候才去念書,效果真的十分好!

預習(Preview)和複習(Review)

常常聽人家說預習和複習是學習的重要關鍵,要如何預習和複習效果才會好呢?回想起我高一的時候,應該是最認真的時期,預習和複習這兩個功夫每天都有做到。在晚上我會先把當天學校教的一時之間沒弄懂的原理或是算法給弄懂,如果還有時間會再去翻一下隔天要上的科目。我在預習新的課程章節的時候,如果是數學、電學方面的科目,我會先把課本上所寫的概念、公式推導過程先看過一遍,接著在計算課本上提供的範例題目,順便把重要的公式記下來;如果是英文科目,我會先把隔天上課要用到的單字簡單背一背。如果是社會方面的科目,我會先把課本裡面的文章當作是在看故事書一樣看過去,了解一下那個章節到底是在講什麼。經過預習,隔天在上課的時候講到有印象的地方,便能快速在大腦中整理前一天所預習到的,這樣等於再看一遍,也就是光是上一次課就有看過或聽過三遍的印象。回到家若再複習,那豈不是又再加深一遍了?

精神(Spirit)和注意力(Attention)

讀書要專心,也要清醒效率才高,我想大家都知道。但我常常看到有人喜歡塞著耳機聽音樂熬夜看書。這種讀書方式所花的時間最多,效率最差,也是我最看不慣的讀書方式。

休息(Rest)

在認真讀書之餘也要有適當的休息,讓大腦保持在良好的清醒狀態。在統測前一天,應該是最緊張,最後一天衝刺的日子,許多人會選擇看一整天的書,而我則是相反。統測前一天學校提早在下午兩點放學,讓統測考生能早點回去準備統測,早點休息。有人就會利用這段多出來的放學時間在家裡整理重點狂讀,而我則是和同學跑去逛量販店,看到琳瑯滿目的商品整齊地擺放在架子上,心情大為舒暢,統測考前壓力也減輕許多。到了統測當天自然就不會因為過於緊張而發生無法挽回的錯誤。

結論

讀書沒有捷徑,講求的是效率和自我實踐。我的讀書方法看似很簡單,要實行起來卻不容易。也許是我個人比較怪異,有膽在統測前一天放空,考試前不熬夜拼成績。如果要簡短來說明我的讀書方法,那麼有個四言口訣:找出興趣、壓縮時間,清醒神智,集中精神,適時休息,講求效率。我不敢說我書讀得多好,但至少我是從容應付,看身邊的考試戰友熬夜讀書讀到凌晨我實在是覺得沒必要。我不逼迫自己考試一定要高分,會就會,不會就猜一下,很隨興,分數不是一切,只是自己用來衡量自己學習成果的標準。我也不會逼迫自己在考試中一定要得到第幾名,跟別人比較很沒有意義,要超越自我,比較現在和過去的自己到底成長了多少,並立定未來計畫,勇往直前,鍥而不捨,達成目標。

文章分類:幻嵐雜記|標籤:, , ,
相關文章
目前還沒有相關文章喔!

迴響已關閉